第三十二章 扑朔迷离

文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观棋此刻真的是怒了!

    事实上,当昨晚李观棋在联系李观书而发现手机关机之后,他便开始自己的行动了。

    虽然在张知秋的身上,李观棋早已然是丧失了追索地希望的,但是在对他的追查这件事本身,却是始终都从未停止,并且可以说是变本加厉的。

    在这件事情上,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例外的要受到十三楼的关注,就是李观棋本身,那也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无非是“被关注”程度地深浅不同罢了。

    李观棋如今的警衔已然升到了一级警监,这已经是正厅级警官所能达到的最高警衔了,但早在他还是一个三级警监的时候,便因为与张知秋的接触而被监控了通讯。

    当然,这个监控一般只局限于一部特定的、专门用于和张知秋进行联系的手机,以李观棋的职务与级别,即便是执行任务,也不可能是对其实行全面地监控的。

    但是对于其他与张知秋有关联的局外人便不一样了,他们几乎都受到了最为严格的审核,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都在被进行着秘密地监控。

    不为其他,实在是张知秋的影响和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根本无法让人不关心的程度。

    两年之前,张知秋和他的师傅破解了世界上最为先进地几套密码,相关部门由此得以对过去数十年内所截获的西方和俄罗斯电报进行了破译,各国情报机构过去数十年间几乎所有地秘密都暴露在了中国人地面前,相关的扫尾工作至今仍然还在继续。

    当然,这个“所有”,仅仅是指那些使用电报通信的部分,而这些内容随着年代的变迁,其内容也越来越少,价值也越来越低,因为在现代有着更多的情报传递方式可供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情报最为有价值的部分,却是三十年前至二十年前之间,即便如此,两年来在国内也已经是掀起了很大一番惊涛骇浪的。

    事实证明,三十年前的那场事件给国家带来的危害,绝对不是可以用金钱所能衡量的,许多人在那些年有意无意地做出了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这其中包括一些后来“幡然悔悟”后身登高位之人。

    这批人数量很大,他们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间谍,但因为把柄握在别人的手里,在许多关键的时刻,对国家的危害却是并不亚于那些精英特工们。

    还有就是两年以来,随着对那些疑似外星科技产品的解读、破解和仿制,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在许多方面不仅追上、并且超过了世界最高水平。

    而这些外星科技的来历,却是全部与张知秋有着这样那样地直接或间接关联,实在是无法不让人浮想联翩。

    (相关内容,请参阅《时空旅人传奇》,呼呼,记得要订阅的哈……)

    李观书作为与张知秋最早进行接触的人之一,原本也是应该实施监控的,但李观棋作为主管领导之一,却是给自己的老妹徇了私,并没有监控她的通信。

    当然,享受如此待遇的人也并不只是李观书一人,许多身处重要岗位或身份特殊的人,也是不能长期直接监控的,只是使用技术手段做一些定向监测。

    比如说,当张知秋在与这些人进行电话联系时,或者说他们在电话中提到“张知秋”等特定敏感词汇的时候,设在十三楼的侦听仪器便会自动启动并报警。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事实上,不仅仅是张知秋的“原声”被作为监控首选目标,就是他的声音在经过一些技术处理后有可能形成的声音波纹,也是被列入了监控对象的。

    不过,在这次李观书出发之前,李观棋却是没有敢给她上什么手段——不是因为李观书是他妹妹,而是因为对张知秋的深刻忌惮。

    这一点,是由国安部部长李富贵亲自拍板定谳的。

    李观书的手机中,唯一拥有的,除特制的大容量电池之外,就是全球定位服务了,但这个并非只是特定服务,是以也不怕张知秋会多心。

    但与一般的定位系统不同的是,李观书的手机是被严格地监控着,只要她的方位出现异动的话,十三楼便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事实上,早在李观棋在昨晚打电话才发现李观书那部可以待机一月的手机关机之前,远在北京的十三楼却是早已经发现了李观书地不妥的。

    昨天李观书的手机位置出现了异常——她从秀容到五台山,李观棋是向部里做了报备的,但去太原可就是在计划之外了,尤其特别的是,李观书那手机异动的速度。

    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被直接报告到了国安部部长李富贵那里,因为他如今是负责张知秋专案地最高直接领导人——不是挂名的那种。

    李观书的方位被以最快的速度查了出来,同时她进行转移的交通工具也很快被予以落实确认。

    因为事情涉及到了军方,而李观棋兄妹的父亲又是在职中将,是以这个消息在李部长的命令之下,没有向李观棋立即通报。

    更为让李部长感到惶惑的是,李观书的最后位置所在地是在晋省公安厅——这个坐标极其地精确,是绝对不会被搞错的。

    有军方和地方公安部门的人参与,李部长一时有些搞不清情况,但心中的震惊和震怒却是不言而喻的。

    张知秋的案件最早是由国安部立案的,也一直都是归口国安部,但随着事态地进展,军方是早已插了一脚进来的,这一点即便是李部长也是无可奈何的,但公安部如今竟然也参与其中,这就有些太过分了!

    更为让李部长所不摸头绪的是,他不知道这件事情与李观书本人有没有关系——李观棋虽然是国安部的人,但李观书的老爹却是军方的现役中将,如果是老头子有什么想法的话,这个事情也真不好界定。

    由于想的太多,李部长干脆连秀容国安局的人也没有理会,直接动用的是晋省国安局的人,而且是通过秘密地渠道。

    两年以来,处于对晋省的重视,李观棋在晋省国安局的影响力很大,这里的很多人都是由十三楼直接委派过来的,而李部长这时还不想惊动他。

    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李部长不遗余力的全力支持,才会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李部长这时不由也是百味杂陈,其中滋味实在是难言的很。

    不过,因为事情涉及到的是李副省长,国安局的人在没有直接询问的情况下,竟然没能在第一时间弄清楚事情地由来,这个情况却是更加地加重了李部长的疑虑。

    在考虑了几分钟之后,李部长命令省安全局暂时只做观望:在李观书没有离开晋省公安厅之前,只需严密监控即可。

    事实上,李部长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却是首先要探查一下京城的情形,具体地说,就是总参二部和公安部、以及一些相关大佬的动向。

    一般来说,经过这两年的彼此磨合之后,无论是哪个部门,在所有涉及到张知秋的案件上,都是会事前向国安部报备一下的,这已然是形成了一种默契。

    但是,如今张知秋才刚刚只是露了一面,自己也才刚刚把李观棋秘密地派下去,便发生了这样诡谲的事件,实在是不由得李部长不多想。

    还有一种可能,李部长也不得不考虑在内:张知秋出现的事情,在国安部内也只是被限定在寥寥数人知道的范围之内,因此也极有可能,是国安部的其他领导对此有一些看法,而这也是他暂时不通知李观棋的原因之一。

    李观棋如今身处的环境如何,有没有被人监控,这些事情都是李部长所不得不想到的。

    除以上所说的那些情况之外,如今张知秋最为重要、也最为惊人的一点,却是他手中的医疗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知秋当年所留下来的那些中药的功能被越来越多地发掘了出来,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药剂、甚至是那些有着神奇功效地蔬菜,数量之少用杯水车薪都已不足以形容了。

    两年来,随着试验地消耗,这些东西已然越来越少,如今更是已经被禁止再做任何地试验,而全部留下用来给领导人们救命之用。

    事实上,在半年前一位生命垂危、被专家们断定已然是回光返照地领导人在家属地强烈要求之下服用了那些原本所剩无几地药剂之后,竟然是神奇地转危为安了!

    不仅如此,这个领导人还因祸得福地由此而身体机能得到了大幅度地好转,用他的保健医生的话讲:领导人此刻的身体状况,已经达到了五年前的水准!

    如此一来,张知秋的重要性更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了:这些药虽然不是张知秋所直接提供的,但提供这些药的人,却是与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况且,那些同样有着神奇功效的蔬菜,可以肯定是与张知秋脱不了关系——尽管他声称这是在街上买到的,但除他之外,其他人在街上也只买到过一次而已。

    有了这些顾虑,即便是李部长,也感到事情有些扑朔迷离了:他一时间却也根本就无法断定,这问题究竟是来自何方……

    ps:俺啥也不说了,自己蹲墙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