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二)

文刀三点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探灵实录最新章节!

    韩滔并没有教单词的打算,他对着小姑娘笑了笑,慢慢的扒开手中的石榴。

    剥落的石榴皮落在桌子上,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小姑娘收起了天使般的笑容。她交叉双腿不再前后乱摇,背部挺直,又伸手拂了拂散落在耳前的头发。

    “你是谁?”此般情景韩滔并不是初见,可一张天真的笑脸瞬间消失,还是让他感到不适。

    “杨晓晨,你知道的。”小姑娘语气平稳,声音略有低沉,那张小小的脸上还泛起一丝笑容,一丝微甜含苦的笑容。

    “你认识我么?”另一个不少于十遍的问题。

    “韩滔。”杨晓晨微笑着回答,她不再称韩滔为韩老师,而是直呼其名,说话间,她将双手叠放在腿上。

    “对我们这里有印象么?”韩滔追问。“似曾相识,对你也是。”一问一答,不说话的时候,杨晓晨只是静静的看着韩滔。

    “似曾相识,这个词好,你是从电视里学来的么?”

    知道“似曾相识”这个词本不奇怪,可眼前这个六岁半小孩说出时却带着浓烈的情感。她口吻成熟,似乎经历过许多。

    “不知道。”杨晓晨摇了摇头,动作轻微,与之前的拨浪鼓完全不同。

    既不否认,又不承认,这可苦坏了韩滔。她若是矢口否认还容易理解,每个小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学成年人讲话,假装自己已经长大。可杨晓晨却明显不是这种,语气、语速、表情、小动作,一切配合的天衣无缝。

    又问过几句,韩滔终于语尽词穷了,他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是闲着没事才跑去考的,上满课时,划重点考试。时间已过去太久,莫说是重点范围外的知识,哪怕是当年的考题,他都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百忧解的客户不少,可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却不多,不是遇到脏东西麻烦事的倒霉鬼,就是没处说话来找韩滔玩命倾诉的超级话唠。

    韩滔所谓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全学自电视剧,客户喷着口水讲,他假装记着笔记、实际在页脚画着小人听。每到关键点,他会反问以引出下一桶口水,等客户讲累了便是皆大欢喜、再约下次、各自回家的完美结局。

    正是如此这般的每日混吃等死,杨晓晨的问题才让没甚长进的韩老师手足无措。与鬼怪无关,没有自我认知障碍,也没自己给自己再起一个名字假装人格分裂,她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任何问题。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么?”再次一无所获,韩滔已准备收拾石榴皮打卡下班。

    “不知道,也许,是为了见你。”

    声音平稳又略带哀叹,语过之后,六岁半的小姑娘仍那么默默地望着韩滔,直看得他浑身不自在。这师生俩像是在几句之话间调换了身份,杨晓晨平静沉稳,韩滔座下有针。

    “这,和我有关系么?”教书可以,抓鬼也行,可这种黑锅韩滔是万万不敢背上的,更何况这位的家母正坐在门外虎视眈眈。

    “也许吧,谁又知道呢,相见是缘,再见也是缘。”又一句让韩滔摸不着头脑的话。

    “我没懂。”如坐针毡,韩滔不自觉的翘起了二郎腿。

    “懂的时候自然会懂,韩滔你不要老是翘二郎腿,腰会受不了的。”杨晓晨语气温婉依旧,没有半点训斥或是责怪的意思。

    “哦,那...你什么时候走呢?”紧张到胡乱往嘴里塞石榴,韩滔再也忍不住了。‘这是最后一句’,他暗下决心,再这么问下去,自己非要栽到这小丫头手里。

    “明天,后天,也许哪一天再也看不到你,我就走了,谁知道呢。”

    “和我有关么?我感觉自己没做过什么。”不是急于撇清关系,韩滔觉得小姑娘的问题应该与自己毫不相干,无论在哪工作,他多数时间都无所事事。

    “我不知道,不过你也是够闲的,有时间也做点什么,比如写本书。”

    “写书?”虽是实情,但被六岁小孩说成闲人,韩滔还是有些尴尬。

    “嗯,写书。”

    “谁看啊?”

    “我看。”...

    杨晓晨的周末极其忙碌,全天排满了各种补习班,见已接近约定时间,韩滔收起了桌上的石榴及残渣。

    “韩老师,我的冰淇淋呢?”

    才收拾好桌上的东西,爱吃冰淇淋的小天使就回到了对面。奉上冰淇淋一只,礼送杨晓晨母女出门,韩滔这两小时过的有惊无险。

    百忧解的经营范围明摆在那,通常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逛进店门,周末没有其他预约,韩滔便关门上锁,准备回家开启休眠。

    缘么?躺到床上,韩滔想起“成年”杨晓晨的话,又总感觉自己昨晚打了个与缘有关的酱油...什么什么前生缘。前思后想,只记起半句,其余一概不知,估计是已经随酒精排出体外了。

    会是前生么?韩滔曾在道士李的推荐下读过一本有关前生的书,名为《武松嫂嫂的前世今生》…

    想着想着,韩滔又琢磨起了毫无破绽的“成年”杨晓晨,难道是传说中的前世记忆?专业人士就在隔壁,子曰“不耻下问”,意思是不论道士李如何无耻,韩滔都要下床去问。

    先后请教了巴音图和道士李,得出的结论叫韩滔惊讶。这两位平时没任何共同点的“业内”人士,竟然在“前生”的问题上出人意料的达成一致——既无往世,又无来生。而两人所给出的理由也完全相同——没有证据。

    ‘没了就是没了,得度之后游魂消失,哪有什么前世来生’,巴音图的解释简单明了,他是个让人绝望的现实主义者。

    相比于巴音图,道士李的理论还比较容易接受,他说:

    人死如灯灭,死后魂魄离体,若无欲无求便会在“尾七回门”后前往阴间报道,自此消失;有欲难满即成游魂为欲所困;因人而困会跟随该人,由物所困则附于该物,成其所欲即是超度。

    当然,以上内容是经韩滔翻译的,李某人的原话是:

    “死,那就是吹灯拔蜡啊!飞出来的魂要是屁想法没有,它自己就没了,可能是去阴间了...有想法的,要么跟着东西、要么跟着人,给它糊弄高兴就没了。”

    在韩滔的记忆里,道士李常自诩正统天师道传人,读的是改良过的《太平清领书》,拜的祖师是与他一样倒霉异常的上师于吉。

    既然两个专业人士都说没有所谓前生,韩滔也就不再向这方面多想。

    翻来覆去,身体迟迟不肯进入休眠状态,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杨晓晨的一句话:“你也是够闲的”。

    语气虽像成人,可说话这位毕竟只是个心理有些问题的六岁小孩,被小孩说成是“闲人”,韩滔无论如何都不能释怀。

    ‘是该做些什么了,做什么呢,写书?’想到这些,韩滔终于再躺不住,他抖擞精神,翻出床桌,取出纸笔,写下了两个字——实录。</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