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举国服丧

梓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皇夫推不倒最新章节!

    听到“安晨”这个名字,蒋年忍不住觉得眼角微跳。

    这个人怎么这么阴魂不散,都进了刑部大牢了,还能引起宁月昭的注视。

    高盛见宁月昭不语,神情似有所思,暗自揣摩了一下她的心思,开口道:“罪臣知道不该贪功,昧了别人的心血,相比之下,安御医明知即将赴死,也要留下药方,足可见其高风亮节。想来他当初也是一念之差,如今既然这方子是他改良的,也该将功折罪了。”

    蒋年攥紧了拳头,指甲嵌进掌心,他告诫自己要冷静。

    宁月昭横了他一眼,“你自己都戴罪之身,还为人求情?”

    高盛的厚脸皮工夫再次发挥,他一脸正色道:“臣自知难逃罪罚,但某些事实,还是要说的。”

    宁月昭实在不忍直视他那一脸血还要做出一腔正义的样子,沉声道:“安晨的案子自有三司会审,不牢你操心。至于你,虽然那方子无害,可你身为太医令,贪功近利,将他人的心血据为己有。你这样的人,不配再为太医令,即日起,革去官职,逐出太医院,终生不得再行医!”

    倘若安晨的方子治好女皇也就罢了,现在高盛提到这个名字,触动了宁月昭心底的愧疚。

    若非她的任性,女皇怎么会大受刺激,而安晨谋划的那些事虽然不是导致女皇驾崩的直接原因,却也是诱因之一。

    高盛本以为自己最多再被降为副医使,没想到,宁月昭不但革了他的职,还不许他再行医,这岂非断了他的活路。

    高盛不干,还想继续求饶。

    却听见蒋年冷冷道:“拖出去。”

    若这高盛没有不知好歹的帮安晨求什么情,或许蒋年还会帮他一把,可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蠢,把宝压在了错误的人身上。

    于是,还不待高盛再次开口求饶,昇龙殿内的宫人赶忙上去把人架了出去。

    余下的几个御医,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宁月昭扫了他们一眼,“医者当仁心仁术,切不可走旁门左道。今天的事,你们须得引以为戒。”

    “谨遵公主教诲!”几个御医赶忙附和道。

    宁月昭摆摆手,“行了,都退下吧。”

    那个又被提起,两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一时间,想说什么,又没什么可说的。

    这时,碧绦从后殿走来,她已经换上一身素服,向两人福了福身,道:“公主,驸马,陛下的遗容已经整理妥当了,并已入殓梓官。”

    “本宫知道了。”宁月昭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失落,“待本宫和驸马更衣后就来。”

    安晨的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下来了,宁月昭和蒋年都很有默契地不再提起。

    礼部的官员被急召进宫,着手处理女皇的大丧。

    现任的礼部尚书是个女子,名唤秦素阡,年约二十七八。

    大兴因为是女子为君上,是以设了女子进士科,较大的州府都设有女学,每届都有一些女子进入朝堂。

    大部分的女子都是进入诸如礼部、国子监之类较为轻松的衙门,而且女子为官的年限往往都很短,至多到二十三四,便辞官回家嫁人了。

    如秦素阡这般蹉跎到二十七八的,极为少见。

    昇龙殿前殿的灵堂已经布置好了,一身缟素的宫女太监们跪伏在地,殿内呜咽声一片。

    此时宁月昭和蒋年已经换上了孝服,站在女皇的梓官前。

    女皇的音容笑貌由在耳旁,不过片刻,竟成阴阳相隔。

    此刻,宁月昭只能压下心中悲痛,打起精神操持女皇的后事。

    “殿下,报丧的人马已经派出,明日在京的官员就会赴内府听宣遗诏。”礼部诸官员定议一切事宜后,秦素阡躬身向宁月昭禀报道。

    “本宫知道了,你且去忙吧。”宁月昭的声音清清冷冷的,听不出喜悲。

    “是,臣告退。”秦素阡朝她拜了一拜,便退下了。

    碧绦跪在女皇灵前,静静地道:“殿下,驸马爷,你们先回寝殿斋戒沐浴吧,这儿有奴婢就行了。”

    宁月昭虽然还想跟女皇再待一会儿,但依礼她和蒋年须先回宫斋戒沐浴,才能为女皇守灵。

    她略微点了点头,蒋年轻轻揽过她的肩头,以示安慰。

    宁月昭虽然没有说话,但蒋年可以明显感受到掌下紧绷的肩膀稍微松了松,可见自己的安慰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次日,在前一天收到丧报的内阁官员和各部院大臣,纷纷换上素服,头戴乌纱帽、黑角带,赶赴崇天殿听宣遗诏。

    宁月昭和蒋年跪在最前列,大臣们黑压压的在他们身后跪了一地。

    身为两朝重臣,又是内阁首辅的蒋齐奚站在御座之前,郑重地打开火漆封印的檀木盒,取出里面的诏书,当众宣读——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朕十六岁受命于先皇,膺大命于世。奈何少年任性,恣情纵意,未能济世安邦。幸赖天地宗社之默佑,得皇夫辅佐,蒙定祸乱而偃兵,安民生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自皇夫英年早逝,朕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今年四十有一,精力衰微,朝夕忧惧,惟恐不终,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念之有?皇太女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驸马德才兼备,人品贵重,堪为皇夫,辅弼君王。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凡丧葬之仪,从简勿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定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

    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

    二、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一十五声,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

    三、当给丧及哭临者,皆毋跣,绖带毋过三寸,无布车兵器。

    四、诸王各于封地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

    五、诸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这圣旨念完,群臣叩首,“微臣遵旨。”

    随后,蒋齐奚走了下来,将圣旨交到了宁月昭手中。

    宁月昭郑重接过,和蒋年一起起身,踏着丹陛,走上金漆平台。

    金漆平台上的御座已经置放了两个,并排摆得正中,宁月昭和蒋年各坐一个。

    下面的百官再次叩首,“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夫,千岁千岁千千岁。”

    宁月昭和蒋年对视一眼,最终由她沉声道:“平身。”

    她不是第一次坐在这崇天殿上,以往她的座位都是设置在御座之下右手边,和今日这种端居高位的感觉全然不同。

    和从前的奉旨监国不同,如今她已是九五之尊,肩负着江山社稷,百姓民生。

    后面的每一步路都要谨慎而行,不可再任性而为了。

    与她并肩而坐的蒋年,此刻也是百感交集,心思复杂。

    他死而重生,历经几番波折,才终于回到了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

    他曾游历名山大川,江南塞北,心境已非前世那边孤高狭隘。

    和天下苍生,家族兴衰相比,个人的一点情感得失实在不足挂齿。

    他侧首看了看宁月昭,对方也正好回看他,两人目光相接,了然得点了点头。

    按女皇的遗诏,治丧一切从简即可。

    所有的官员只须在官署内素服斋戒,摆香案焚香,哭丧三日,也不必从早到晚都哭,早中晚各一次即可。

    因为宁氏皇族多半是嫡系单传,唯一的藩王便是康裕王。这个康裕王算起来是宁月昭的堂叔,系庶支子孙。

    宁月昭的曾祖母在位时,极为宠爱某个侍君,在于皇夫生下嫡女后,就和这侍君生了庶出的皇子。

    这位皇子亦是极为聪慧之人,天分极高,学什么都很快;相比之下,因为皇夫和曾祖母离心,连带他的女儿也不受重视,迟迟没有被封为皇太女。

    曾祖母几次在朝上想以嫡公主资质驽钝,难当大任为由,立皇子为储。但是碍于皇夫家族的势力,曾祖母最后只得立嫡公主为皇储,封皇子为康裕王。

    然而,曾祖母心中对这位嫡公主没有任何好感,出于愧疚,她拼命抬高侍君家族的地位,给康裕王划分了最好封地,并允许自行熬盐、铸造钱币,有自己的军队。

    那位皇夫感觉到了威胁,就让自己的女儿和另一望族定下亲事。

    虽然在两大家族的联手下,嫡公主顺利继位,可康裕王拥有的势力太大,始终是个隐患。

    宁家两代皇位继承人和康裕王这一支周旋许久,到了宁月昭的父君执政的时候,才彻底将熬盐和铸造钱币的权力收回。

    女皇临终前正是想到康裕王手中的兵权,才不允许他入京吊丧,只须在王府服素,设案哭丧即可。

    今夜是女皇停灵的最一天,宁月昭一身孝服跪在灵前。

    这两日忙于各种事宜,她竟是连哭的时间都没有。

    此刻夜深人静,所有的宫人都被她遣至殿外,蒋年还在帮她处理政务。

    她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哭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