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教师生涯——派遣证

雪杉XS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谁为人生做主最新章节!

    若非萧红女士的绝笔之作,我想即使是地理专业的,也未必关注到源出小兴安岭,西南流向的普普通通一条河,这条河古称:呼啦温江,位于松嫩平原东部,汇集了上游的克音河,努敏河自南向北流入松花江,这便是那条因萧红女士作品而驰名的呼兰河了。

    在这呼兰河流经河畔的某县城西南方向,东经166.22度,北纬41.63度,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它盛产玉米、大豆、秋小麦和红高粱,是神州大地上为数不多的油菜和亚麻的故乡。

    亚麻花金灿灿,秋小麦黄澄澄,大高粱红彤彤,吸引着厌腻了城市喧闹与繁华的人们,来这里走上一走,欣赏这片神奇的土地。

    那明媚的阳光,散发着芳香的土地,辛勤劳作的人们,无不让你感受到与城市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不一样的生活气息。

    唯美淡雅的亚麻花,能激发艺术创作者的灵感,能抚慰受伤者的灵魂,能安宁近乎浮躁的心,能使一生操劳者摆脱疲惫。

    此时正值秋小麦收割、玉米成穗、高粱拔高的季节。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有这样一老一少两个人,看似父子,他们正挥舞着镰刀,将已经熟透了的秋小麦放倒打好个子,像哨兵那样分列成两排,整整齐齐排列在麦田里。

    年轻人一刀下去,四根垄半米宽的麦秸应声倒地,他熟练的打好绕子,将放倒的散麦捆扎起来,立在麦垄中央。

    天空骄阳似火,他已是汗流浃背。

    一旁的老者直起腰,挥动拳头捶打一下后背,望着这个年青人,流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铣冰,坐下来休息一会,我磨磨刀。”

    说着,他挪动脚步,朝放在水壶旁的一块磨刀石走去。

    郜铣冰应了一声,停下挥舞在手中的镰刀,打好最后一捆麦子,来到父亲面前,把镰刀递了过去。

    他拉过一捆麦子横着放在地上,背对着地头坐了下来,父亲给磨刀石泼上半碗水,“咿呀咿呀”地打磨起来,磨刀石在那位老者手中,拉锯似的不停地在刀刃上上下移动,污水顺着石头流淌着,镰刀渐渐明亮锋利起来,年轻人正看得入神。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不远处传了过来,“大哥,有你一封信,好像是从你学校寄过来的。”

    父亲闻声放下手中的镰刀和石头,抖落披在身上的防晒外套,站起身迎着女儿走了过去。

    老人从女儿伸过来的手中一把夺过信,走回来把信递给郜铣冰。

    郜铣冰接过信,慢吞吞地站起身,看着妹妹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用衣袖擦擦妹妹脸上的汗水,弯下腰倒了一碗井白水递给妹妹。不慌不忙的撕开信皮,拿出信纸,看了两眼,脸色阴沉地把信扔到了地上,抄起镰刀朝着麦田深处走去。

    父亲忙上前一步,弯下腰捡起信纸,是“派遣证”,上面写道:兹派遣本校哲学系某年某月毕业生郜铣冰,到该县贵校工作,望予以接洽,并妥善安排工作。限你在九月一日之前,前往报到。

    父亲抖了抖信纸上的尘土,来到正在挥舞着镰刀的儿子身边:“铣冰啊,我和你老叔在这里半公半农的当了小半辈子民办老师,这不也挺好吗?你比我俩强,再怎么说你这也是吃上公家饭了,挣工资,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总比我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要好吧?”

    老人停顿了一下,朝着北面的坡地上望了望,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咱家从祖上也没出过秀才,那年你考上了大学,也算是给咱祖上争光了。你看自从你考上学以后,这大队和公社谁不对咱家另眼相看啊?可话又说回来,你出了那档子事,除了怪你自己,也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教育好。铣冰啊,事已至此,咱就认命吧。”

    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显然打动了这位年轻人,他一时语塞,停下了手中挥舞着的镰刀,从父亲手中接过信,折叠好塞回信封,拿起水壶,拉起妹妹朝着家里走去。

    八月末,郜铣冰背起行囊提着书箱,乘坐公共汽车来到省城,又踏上北去的列车,辗转3天时间,来到了这座县城。

    县城位于兴安岭的支脉的西尼气山东南麓,有一条河,是嫩江西岸支流叫诺敏河,离城十几公里,由北向南穿流而过。

    郜铣冰带着派遣证,来到了县里这所唯一的高级重点中学。

    到了二楼教务处,接待他报道的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女教师,大家都称呼她周主任。

    “你就是郜铣冰?”拿着郜铣冰派遣证的周主任夸张的说话语气和惊愕眼神,郜铣冰知道了,他的到来早在她预料之中了。

    “是我。”他不冷不热地答道。

    “跟我来吧。”周主任拿着派遣证走出办公室,郜铣冰提着行李跟着她。来到里间一个办公室。周主任敲了两下门,没等回音就带着郜铣冰走了进去。

    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前,坐着一位和蔼可亲,面目慈善的老者。

    “左校长他就是郜铣冰。”说完,周主任转身离开了校长室。

    左校长站起身,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了郜铣冰:“欢迎啊,欢迎。路上辛苦了吧?来,我先帮你把东西放在一边。”

    说着,接过郜铣冰手里拎着的书箱和行李,放在了卷柜旁边,然后拿起茶杯从门旁茶几上的热水壶中,倒了一杯热水端给郜铣冰。

    让他坐下歇歇,喝口水。

    左校长走回办公桌拿起了电话,打通政教处叫小匡过来。

    没多久,一位和他年龄相仿,身材高挑,英俊帅气的年青人敲门走了进来。

    “这是政教处的匡主任。”

    “这是分配到我们这里的政治教师郜铣冰。”左校长相互介绍着,接着向那位年青人问道:“你们教师宿舍还有床位吧?”

    “有,有,我们宿舍有四张床位,前几天报到的马老师住在那里,还闲着两个床位,郜老师的事儿你就交给我吧!”

    那位年轻教师利索地回答道。然后便告别老校长,拎起郜铣冰的行李和书箱,走出了教学楼。

    他们来到位于校区西侧两栋厢房的员工宿舍,匡主任帮郜铣冰安顿好后,带着他在附近商店买了一些生活必备品,津津乐道地讲述着山城人民的生活,看得出这是个讨人喜爱的年轻人。郜铣冰边和他拉着话,边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听他讲述有关学校的一些事情。

    次日上班时间,教务处的周主任向他交代了学校安排的工作。教高一年级政治课,跨年级代高三一个理科补习班,是高一八班班主任。

    他应允一声,跟着周主任来到了政治组。但跨年级上课让他有些不快,不过不久,他便发现这是左校长对他有所重视的特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