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一因一果与东林党出手了

横渠先生不姓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鬼明最新章节!

    此次千户所之行收获不菲,张震山也是没有一点骄纵,既然杨大人捧了场子,自己也不能不识抬举。

    连忙对杨大人拱手道“大人,下官主管收盐司已经力有未逮,千户所兵事就请大人再寻他人代领吧。

    而且我觉得我们收盐司的成立一定会对盐政巡检造成巨大影响。以东林一脉的作风,绝对不会罢休,我们还需早作打算呀。”

    杨景民万万也没想到回报来的这么快,而且他觉得这是圣上早就安排好的任命,就是考验自己的忠心。

    现在自己不只得偿所愿,还能在圣上那里表露真心,杨大人激动坏了。对张震山更是赞赏有加。

    对于他的担忧,直接表态道“张大人不必忧虑,我即日起便加紧训练士卒,绝不会让盐政巡检的盐丁们再为非作歹。

    也绝不会让那些豪族大户们再欺压我们浮山千户所的军户们,我要为大家撑起这片天,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

    张震山也是心中偷笑,这杨大人莫不是真把我当成锦衣卫了?这说起话来句句表忠心,当真是一片赤诚为社稷呀。

    可能每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臣良将都迫切的渴望能得到圣上的认可和支持吧。

    不过往往忠心和赤诚都被辜负的体无完肤,奸逆和背叛却被捧的如鱼得水。

    劣币驱逐良币在哪里都不过时。

    张震山此时甚至有种直接加入锦衣卫算了的冲动,可热血很快就被冷静侵蚀。

    锦衣卫不是不能加,但小命总归是第一位的,要是能得到一个在外发展,不必执行任务的位置,倒也不错,毕竟这牌面是真好使。

    下次见到董方可得好好感谢一番,今天千户所之行能大获成功,还能升官加爵,全赖锦衣卫招牌所赐。

    而自己跟锦衣卫能有所关联,全是董方一力为之,真是一饮一啄皆是天定,一因一果必是有缘。

    不成想那天凑巧救下董方,竟为自己带来了这么多因果。

    众人又寒暄了一阵,便准备各自回返,此次千户所之行对每一个百户和总旗来说都是收获巨大的。

    还未出门,杨景民又谨慎的出言警告了一番。

    “我们浮山千户所实力尚弱,跟其他几方相比大有不如,虽然我们达成了一些契约和协定。

    但越晚被发现,我们就拥有越多的时间发展,备战。所以,大家回去后只管埋头苦干,多的一概不要多言。

    省的到时候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烦。”说完还瞥了瞥张震山的位置,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每个人都神色郑重的点了点头,就算杨大人不说,他们也知道轻重,锦衣卫的大名大家如雷贯耳。

    一旦招惹了他们,即使他们有靠山也保不住自己,何况他们没有。所以任谁也不会多言,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张大人肯定不是锦衣卫,自古以来就没有锦衣卫在明面上为官的,估计也只是替锦衣卫传递个消息什么的。

    大家想讨好还来不及,谁会傻乎乎的往外说。就算说了又有谁信呢?说我认识锦衣卫么?

    待众人都出了卫所,只余杨景民一人时,他却还在细细回想张震山的一举一动。

    尽管也有跟其他所有人一样的想法,都觉得张震山不可能是锦衣卫,但不知为何,他杨景民就是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直觉。

    这年纪轻轻的张副千户,将来不止会是锦衣卫,还会是整个山东,乃至整个大明的锦衣卫头子,甚至这都不是顶峰。

    因为他太惊艳了。年轻,实力,城府,谈吐,阅历,心机,哪一方面似乎都无懈可击。

    让人找不到击败他的弱点,一向目中无人的杨景民第一次被一个跟自己儿女般年纪的晚辈折服。

    (说一句题外话,一个人能让别人佩服,才能真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身居的地位,背后的势力,达成的成就。

    就像张震山在杨景民眼中代表着圣上的背影一样,很自然的让人生出佩服和折服。其实真的名副其实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反正在之前的杨卫眼中,张震山也没什么出众的地方,只是嫉妒他恰逢时运罢了。)

    而此时正回返后山堡的张震山却对此一无所知,因为关宝就在身边一路相送,还总想旁敲侧击的打听董方跟自己的关系。

    不过只能让关宝失望了,因为张震山自己都没定义董方和他的关系。

    是恩人?可恩情早就还了。

    是兄弟?可却被自己亲自断了联系。

    是伯乐?自己可从没表露过想要加入锦衣卫的打算。

    不过现在反倒是张震山有所亏欠了。

    辞别了关宝,一路回返的路上,张震山一直在担忧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局面,因为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是隐藏在台面下的棋手了。

    他已经成为浮山千户所的副千户,还把整个千户所的盐政接管了过来,接下来必定会面对盐政巡检或是鳌山卫指挥使的正面打击。

    自己准备好了么?新上任的杨大人会帮助自己么?即墨知县虽然隶属宦官一系,可真的会像关宝宣告的那样,支持自己么?

    实力的增长,永远伴随着更大的压力。要想拥有更高更大的舞台,就必须面对随舞台而来的竞争和打压。

    不过一切的压力都随着盐政巡检和鳌山卫指挥使相继开展的动作,烟消云散了。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几日间,新上任的盐政巡检先是动员了大批匠户,民壮,在上次盐政巡检和浮山千户所大战的位置,修建了一个大院子。

    外圈都是两米高的围墙,夯土砸实,十分坚固,里面是十多间小院子,供入驻的商行们使用,可以说是之前盐场的加强版。

    不仅防御力大增,也排除了所有不稳定的因素。因为这次允许入驻的商行都是东林党一脉,其他任何商行都不允许入驻。

    甚至连官盐的地方也没留,这是打算直接取缔官盐,装都懒得装了。

    然后把胶州各大家族商行支援过来的家丁护卫,统统分派出去,把即墨县城各个通路全部封死。

    凡是见到运送盐粒的人和商队,统统拿下,轻则抄没,重则抢货抛尸,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那些本地派的商队也都遭了殃,他们都是鳌山卫那边过来的,有卖盐的,有运送自家盐粒的。

    不过在盐政巡检手下的家丁们眼里,只要不是自家商队和熟人,统统拿下,反正大人给的命令就是如此。

    而且这次盐政巡检拿出的是官方的许可,合理的利用盐政巡检主管盐政的权利和职责,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他不像之前盐政巡检那般粗犷和大条,显然是得到了东林一脉高人的指点,打算以文御武,拿出东林党的看家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