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收获颇丰

横渠先生不姓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鬼明最新章节!

    张震山喜不胜收,连连作揖感谢,拍起马屁来也是手到擒来,出口成章,两人寒暄一会,就各自带队离去。

    张震山回后山堡,盐政巡检直奔县城,分别时,还依依惜别,一副好友难离的样子。

    当然,都是张震山表演,人家只是轻轻的点了个头。

    可就是这一个小动作,看的周围商行,官盐,盐丁们大感意外,都把张震山这号人物放在了另一个位置上。

    可能就这就五千年历史留下来的人情世故吧。

    回堡后的张震山依旧难掩兴奋之色。这一趟盐场之行,不止成功将精盐卖了出去,谈的价钱也都颇高。

    更重要的是以后可以越过盐场,直接去县城里面交易。也算跟商行攀上了不小的交情。

    而且还认识了盐政巡检,得到一批意外的收获,也算是运气当头。

    赶忙命令匠户再多弄几辆大车,明天去县城接收丁口和物资,还得顺便再买点粮食,生铁。

    现在银子有了,铠甲,武器,那就不能落下。

    次日一早,张震山带着所有的士兵,拉着十多辆大车,急急忙忙的直奔即墨县城而去。

    刚到南城城门,就看到乌泱泱的一大群百姓站在城门外,还有十多辆大车停靠在附近。

    上面满满当当的全是粮食和布匹,棉絮等物资。甚至还有一辆大车上,装了十几杆长枪,十多把腰刀和盾牌。

    看上去都是质量上佳的精品,根本不是朝廷下发的残次品。

    张震山带着自己的士兵和大车,缓缓走进。

    只见一个身上还缠着沾血的布条的汉子,大步流星的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盐丁打扮的跟班。

    大汉爽朗的对张震山道“张总旗,咱们又见面了。”

    张震山也是满脸笑意的回答道“兄弟伤好些了么?竟还劳烦兄弟出来办事,真是惭愧。”

    大汉拍了拍胸膛,开口道“小伤,不值一提。”

    又挥手扫了一圈的百姓和物资。一一介绍到“张总旗,这些都是我家大人为你安排的,你且接收一下。”

    此话一出,身后跟着的盐丁们也收起了骄横的气焰,变得谄媚连连,不自觉的低下了头颅,仔细的记住张震山这张脸。

    省得以后惹了祸事,还不知道。

    那大汉指着丁口和物资开口道“这里面是十户匠户,三户木匠,三户铁匠,四户泥瓦匠。

    后面还有二十户百姓,都是县城里活不下去的。

    城外那些逃户,饥民,巡检大人没让加进去。

    大车上都是白面,棉布和棉絮。

    长枪,腰刀,盾牌就这些还顶用,我就全给拿来了。其他都是样子货,还不如不用。”

    大汉又走近一步,小声道“那三户铁匠都是会打造铠甲的,我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张震山眼前一亮,正想着缺会打造铠甲的匠户,这就来了。

    连忙对着大汉作揖,满脸笑容的开口道“多谢兄弟了,暗地里使了这般力气,我真不知该如何感谢。”

    那大汉也不做作,拍拍张震山肩膀,心怀感激的道“我们虽然平时欺压百姓,为祸乡里,可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况且我们从没斩尽杀绝,使人无路。跟那些官老爷,贵族门阀比差的远了。

    但是我们每个江湖人都最重感情。我知道昨天要是没有张总旗出现,我们几个盐丁必死。

    张总旗是我们的恩人,这点小事,顺手而为,跟救命的大恩比起来,不值一提。”

    张震山还欲作揖行礼,那大汉一把抓住,根本不给继续感谢的机会。

    大汉客气的开口道“张总旗,要是真想感谢,以后有机会到县城来请我吃酒吧。

    今天就算了,张总旗早些丁口,物资带回去,也好安置。我就先告辞了。”

    大汉转身就走,根本不给张震山挽留的机会。

    张震山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冲着大汉喊道“还不知道兄弟如何称呼呀?”

    大汉回身答道“我本名叫什么早就忘记了。大家都叫我刀爷。”

    “刀爷,这盐丁们都喜欢让人叫爷呀。”张震山望着刀爷远去的背影,幽幽感叹。

    看着面前的匠户和百姓,虽不像城东的饥民逃户那般破落,可样子也都不好。

    一个个一身褴褛,面黄肌瘦,估计在县城里也都是边缘人物,没地,没活,没生计。但苦于落了县籍,无法变更。

    只能在县城里出点力气,干点杂活为生,能过一天是一天。

    匠户们也都一样,明末的匠户都很惨,收入低,甚至没收入,活却一点不少。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只能默默忍受。

    张震山注视着面前的百姓们,高声道“我是后山堡总旗,张震山。

    我后山堡新立,百废待兴。盐政巡检大人看我勤勉,特意从县城中调拨了诸位,随我一同建设发展。

    不管诸位之前如何,生活的好坏。随我到后山堡以后,我都将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有活干。

    甚至加入我部下的士兵,都会有饷钱。

    匠户们也都一样,在我后山堡,没有苛待,虐待之流。

    现在我后山堡的五家匠户,都跟堡民一样,整天忙碌,幸福的生活。没有半点不同,甚至还会成为工坊的管事,管理教导大家,领更多的工钱。

    但我后山堡也有一条,那就是绝对服从。

    每个人都必须服从后山堡的政令,举措,条例。

    我也不例外,有人违反,轻则抄没驱离,重则直接杀头。

    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改变大家现在生活的状态,让家家都能吃上饱饭,户户都有新衣服穿,人人都有活计干。

    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跟身边的家人一起幸福,快乐的生活。”

    下面的百姓每个人眼里都憧憬着未来的日子。

    尽管只是一番设想,可对于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底层人民来说,也是尤为难得和向往。

    因为仅仅是一番设想,似乎也没有哪个官员愿意出口承诺。

    张震山安排张震达带着百姓们先往后山堡出发,队伍里成年的壮丁们都主动的出来拉着那十多车物资。整个队伍显得极为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