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有人不服

燕刀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重生零一:校花们太懂事最新章节!

    现在,华维的股份拥有情况,一直在变化。

    初创时期,自然是实股配股方式。1987年,政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投资成立鹏城华维技术有限公司(即华维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仅2万元,当时,六位股东均分股份。华为初创时期采用的是实股配股的方式。

    然后零一年前后,为了激励员工,开始实行虚拟股配股方案。

    虚拟股的体系当中,员工的虚拟股份由工会持有(也可理解为持股会),要设置员工持股名册,对员工所持股份数额、配售和缴款时间、分红和股权变化情况均需记录。

    员工在调离、退休以及离开公司时,将由持股会回购股份,所回购的股份会转做预留股份。

    但不管如何变化,华维从来没有接受过投资公司的投资。

    政非认识到资本的逐利性,所以一直打定主意,不上市,不接受投资公司投资。

    但他竟然愿意给唐缺开一口子。

    对于唐缺来说,这是好事。

    虽然华维的估值这时候已经有好几百亿了,而到了二十年后,成长也就几十倍,和网容,还有企鹅没法比。

    但是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估值可以比拟的。

    二十年后如果没有企鹅,很快会有白鹅天鹅,填补市场的空白。

    没了华维,恐怕面对米国科技讹诈的时候,华夏会一片悲鸣。

    唐缺不认为自己有多少理想情怀,但也不介意为华维的科技小火堆,添一把柴火。

    “专门给我开后门,这样不大好吧。”唐缺笑着客气了一下道。

    “怎么不大好,这样绝对有利于华维的发展。”政非斩钉截铁道。

    唐缺道:“行吧。华维现在应该不缺钱,那我投多少合适?”

    政非毫不犹疑:“你说了算。”

    唐缺想了想:“那就来个十亿美刀吧。占多少股份都行,我不争,而且我也不要管理权。”

    投资,是投人。

    如果不是知道未来的发展,唐缺绝对不敢这么投资,还直接声称自己不要丝毫管理权。

    很大一部分人,拿到那么多的投资,早就飘了,想着如何掏干这些钱,而不是想着如何用好这笔钱。

    但对于政非,小马哥这种人来说,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力即可,不用过多的管理。

    所以不管是投企鹅,还是网容,在管理权的问题上,唐缺从来不和小马哥丁石三等人有什么争执。

    他们愿意给唐缺管理权就给,给了唐缺也不用。不愿意给,唐缺也不争。

    没必要争,因为就算是唐缺自己管,也未必有小马哥,丁石三和政非等人管的好。

    政非神色凝重,没想到唐缺这么大手笔。一下子可以投十个亿美金。

    真是财大气粗。

    其实华为账上,不缺钱,毕竟去年刚卖了旗下的华维电器,一下子卖了七点五亿美刀。

    要唐缺的投资,只是看中了唐缺洞见未来的能力。

    “十五个点,你觉得怎么样?”政非很快给出了一个数字。

    “可以。”唐缺也迅速的答应。

    能拿到华维十五的股份,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毕竟,上一世的十几年后,政非的股份都只有百分之一不到了。

    “现在不缺钱。我建议适当开辟一下新的赛道。比如手机电脑。”唐缺道。

    政非点了点头:“因为之前失败过,我说不再做手机的,但是手下一直在试图说服我,我也在思考。”

    华维也做过数字话机,但是因为一开始用外包来生产,质量不太过关,再加上价格没有优势,销售很差劲。最严重的时候,打一次雷,就得坏掉一批电话,华为员工还得坐飞机,去给用户免费更换。

    终端上的失败,让华为员工也脸上无光。有一个华维老员工说,1998年的时候,他去给客户卖GSm基站。客户嘲笑他们,你们连无绳电话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好基站?打那儿以后,政非对做终端这件事情,提不起任何兴趣。

    今年,有一个华维的工作人员,在北京国际通信展上,负责给华为高层介绍通信新趋势。结束介绍后,她收到老总的命令:准备一份手机立项材料,汇报给政非。会上,这名工作人员对政非说,华为的3G设备只能卖一次,但是消费者一年会换好几部3G手机,中国有好几亿手机消费者。华维应该尽快立项3G手机!否则会失去巨大的市场机会。没成想,政非拍桌子发怒道,华维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但是,从1998年开始后几年,是国产手机的第一轮繁荣时期。华维的有识之士们,一直想说服任正非做手机。当时的无线研发老大陈朝晖,考察诺基亚后才知道,对方竟然有5000名手机研发!但是,任正非因为之前做无线电话的阴影,依然不为外界所动。

    这也说明,再牛逼的人物,也有看不清未来的时候。

    政非也看不清,不然不会如此的反对做手机。

    但只要前进的心还没有停止,进入新赛道,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华维命中注定要做手机。

    也命中注定做平板电脑。

    “相信我,这事儿及早不及晚,以后,电信行业大发展,华夏人人一部手机。体量比基站大多了,更换率也高。”

    “而且,手机和手提电脑,才是电子行业顶端科技的东西,如果华维不做,就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政非想了想道:“听说你自己也做手机?”

    唐缺笑了:“这不冲突。”

    手机这个市场很大,终究不会一家独大,唐缺多点开花的思路,绝对不会差。

    双方谈定,就准备签协议打款,至于这笔款项怎么用,唐缺不管。

    虽然政非可以决定,但还是开了一个小会。

    唐缺也在。

    政非手下的老总们,有几个有意见,但是被政非说了一顿,也就不说什么了。

    唐缺一直微笑着,也不说话。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情绪稳定。

    政非道:“今年的销售情况如此之差,明年呢?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度过寒冬,度过眼前的三大难关,所以唐缺的入股,很关键。”

    所谓三大难关,就是唐缺说的那三点。

    一是海湾公司等小公司在下面的骚扰。

    二是思科等大公司在上面的打压。

    三就是销售疲软。

    说白了就是一个难点,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唐缺入股我们可以同意,但是他必须帮咱们解决了海湾等公司的问题,让咱们看看他的实力。”一个老总道。

    政非白了这老总一眼,想压制一下,反正在华为他说了算,这老总有意见,自己不采纳,这老总也只能憋着。

    “行,我没问题。”唐缺道。

    思路就是现有的,无非是操作,不难。

    对于唐缺来说,更不是什么为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