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负重前行

燕刀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重生零一:校花们太懂事最新章节!

    张如京有个响当当的称号。

    “华夏半导体教父”。

    这个响亮的称号,充分彰显了他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作为最早回国发展芯片产业的海外华人,张如京用自己全部的精力与毕生经历,点燃了华夏半导体产业的星星之火,开启了国产芯片从无到有的伟大飞跃。

    张如京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坎坷不平。

    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建厂高手”

    张如京本是金陵人,一九四九,也就是一岁那年随着父母举家迁往湾湾。

    在台大机械系学习期间,张汝京表现出色,获得湾省政府资助赴美留学深造。

    然而当时的华夏学生,在米国无法自由选择最前沿的专业学习,湾湾也是华夏一部分,湾湾的学生,自然也不行。

    原本志在航天领域的张如京,只好转投当时还比较冷门的电子系,开始涉足半导体领域。

    但谁也料不到,电子信息技术,芯片相关产业,会在未来数十年间成为世界经济的风口。

    他也算是歪打正着。

    一九七八年,不到三十岁的张如京进入米国德仪公司,刚开始只是担任一名芯片研发工程师。

    一开始,他只是负责设计开发新型芯片,重复的模拟和优化芯片。

    在这一段岁月里,张如京努力而勤奋,逐渐,对芯片的最先进技术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论。

    只是两三年后,他就成为德仪某个重要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带领团队,开发出多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芯片产品。

    但张如京敏锐地意识到,要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是不够的,更需要进行产业化运作。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建议。

    在米国本土建立芯片制造工厂。

    当时德仪的工厂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总部附近,张如京建议扩建工厂,布局全米国市场。

    在他的亲自策划和督导下,德仪在米国东西海岸各建立了两座大型芯片工厂,大大提升了产量和营销能力。

    随后的一些年里,张如京将视野放向欧洲市场。

    当时正值欧洲厚积薄发,电子技术起飞,但是本地芯片产业空白。

    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

    经过考察,张如京代表德仪,在英德意等国家建立工厂。

    这些工厂,主要为欧洲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本地化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

    让德仪确立了欧美市场地位后,张如京又着眼亚洲。

    他认为东南亚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亟需抢占先机。

    于是,他亲自飞赴新家坡、马赖西亚等国选址,积极与当地官方机构沟通,并建立了两座规模较大的芯片制造基地。

    凭借这一系列果断的市场布局举措,张如京彻底改变了德仪的产业格局。

    原本以米国为主的局面打开,变成了遍布全球的产业链,德仪的产值和利润获得大幅提升,张汝京也声名鹊起,被誉为“建厂高手”。

    随着张如京的名声日益响亮,德仪的产业版图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张忠谋也离开德仪,回华夏湾湾省创办台鸡电。

    台鸡电迅速崛起。

    这时候,华夏大陆的芯片工业,还没有真正开启。

    到了一九九七年年,将近五十岁的张如京,在德仪工作满二十年后提出退休申请。

    其实他内心决定是回国发展华夏的芯片产业。

    当时的中国芯片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设备与人才均严重短缺。

    但是张如京心存理想,一心要让华夏芯片赶上国际先进技术,立志不负国人期待。

    一开始,张如京选择在较为成熟的湾湾作为落脚点。

    他在湾湾创立了世达半导体公司,准备先在湾湾积累经验和实力,然后逐步将产业链扩展到大陆。

    众多业内专家对张如京的抱负表示怀疑,认为湾湾的产业环境并不明显优于大陆。

    然而结果证明,张汝京的选择非常精准。

    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商业触角,张如京只用仅仅三年时间,便让世大的产值和利润便以惊人速度增长,增幅十倍以上。

    一举击败多个老牌竞争对手。

    成为湾湾省第三大芯片企业。

    仅次于台鸡电和联电。

    而世达使用的都是业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产品质量领先同行。

    这引起了龙头老大台鸡电的高度重视。

    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对世大的异军突起感到巨大压力。

    一九九九年,台鸡电决定出手并购世达,以消除这个心腹大患。

    张仲谋这哥们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施压,最后台鸡电以五十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这笔并购。

    张如京当时心中可能并非完全愿意这次并购,但是世达作为后起之秀,没有台鸡电人脉深厚,粗胳膊,也拧不过大腿。

    他本希望台鸡电能承诺进军大陆市场,但被对方拒绝。

    最终,他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失望,愤然从世达辞职。

    当时,台鸡电也知道张如京的能力,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未能挽留彻底心凉的他。

    二零零零年,五十二岁的张如京,回到大陆,在沪市完全从零开始。

    在华夏大陆注册钟芯国际公司。

    十几年后,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时候,环境比想象中还要严峻,设备购置都要面临美国限制,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但是张如京并未气馁,他先后从欧洲等地购买到二手的高端芯片制造设备。

    同时,以高薪和承诺广招人才。

    一时间,几百位业内专家加入钟芯国际。

    这其中,甚至还有来自台鸡电的高管级别核心技术人员。

    张如京凭借个人魅力和对未来华夏芯片产业的美好愿景,说服这些专家离开稳定的工作,选择投身一个全新的公司。

    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可能也多少有负气的成分。

    但不管如何,钟芯国际迅速成长壮大。

    到了明年,也就是二零零三年时,只用了短短三年,钟芯国际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三十六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公司。

    让芯片行业龙头老大台鸡电无法容忍的是,这时候钟芯的制程工艺,部分指标已经赶上台积电。

    有些地方,甚至略胜一筹。

    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在张如京的率领下,实现了惊人的爆发和跃升。

    可是限制,也接踵而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钟芯,台鸡电再次出招。

    先是指控钟芯窃取技术,软禁了关键员工,并对张如京本人实施政治打压。

    如果不是台鸡电用尽阴招,背靠大陆巨大市场钟芯,超过台鸡电,指日可待。

    但上一世,钟芯之后的发展,虽然堪称迅速,但并不尽如人意。

    未来二十年,台鸡电狂暴增长,营业额二十年增长了将近二十倍。

    但钟芯,以二零零三年为节点的话,增长了也就两三倍。

    因为一直被打压,从来没停止。

    未来几年内,不断被台鸡电起诉,然后钟芯赔给台鸡电巨款,最后甚至白白给了台鸡电百分之十的股份。

    而张如京,也黯然离开了钟芯国际。

    可以说,钟芯国际的发展史,也是华夏科技的发展史。

    屈辱,磨难。

    但没有放弃。

    上一世二零一八年,钟芯被制裁之后,迅速跪了,被华夏老百姓唾弃。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钟芯在被大规模制裁之前,一直被限制。

    无法用最先进的制程工艺,无法使用最先进的设备。

    ——

    这些,都是唐缺上一世从网上了解的信息。

    他知道。

    作为世界级别建厂最快,成长最快的芯片企业,钟芯马上就要被狠狠打压了。

    “嘿,只要能和钟芯搞定浸没式,或许能给台鸡电上上课了。”

    几天后,黄权坚联系上了张如京。

    黄权坚毕竟是光学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和钟芯有过一定的合作,还是有一点人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