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赵王的心思

君子于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战国帝业最新章节!

    华灯初上,整个邯郸陷入到沉睡中,田秀的马车行驶在街上,周遭一片死寂。太子斌死后,邯郸宵禁,夜晚的一切娱乐活动都被取消了,全城死气沉沉,只是偶尔能听到身边有几声狗吠。

    近期政局动荡,嗅觉灵敏的邯郸百姓早就闻到了,只是力量微薄改变不了什么,索性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主君!”

    杨端和来到马车旁,叫醒了正在假寐的田秀。

    “干什么?”

    田秀睁开眼睛,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的杨端和。

    杨端和沉声说道:“前方有一伙乞丐,拦住了我们的去路。”

    “哦?”

    田秀眉头一皱,探头往外面看了一眼,前方黑漆漆的一片,也看不清楚,只是隐约能看到远处的黑暗中有一群人头攒动。

    这大晚上的,马车被一群身份不明的人拦住,这些人究竟是行乞还是抢劫,这很难说。

    如今正逢多事之秋,凡事都得多长个心眼。

    “驱散他们,不必理会。”

    田秀沉声吩咐。

    “是!”

    杨端和拱手应了一声,刚准备离去,赵媛开口了:“慢!”

    赵媛看向身旁的田秀,说道:“夫君,我看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恶意,给他们些吃食也无妨。反正我们人多。”

    这次出门,田秀带了足有100人,其中一半都是训练有素的护卫,除非遇到正规军,不然寻常扮作乞丐的刺客,遇到他们简直送人头。

    田秀点头道:“也罢,既然夫人如此好心,那老杨,你去问问他们想要什么。”

    他其实并不太想理这些人,到了邯郸很多事情要低调些,遇到现在这种事情会很棘手。

    “主君,让我去吧,这种事情我比较有经验。”

    田云毅从后面冒了出来,主动请缨去对付那些人。

    “好吧,你确实比杨将军合适,你去吧!”

    “得嘞!您就请好吧!”田云毅往手上吐了点口水,好像是想大干一场,然后就见他冲着那群乞丐走去。

    双方交涉了一番后,田云毅又返回到了马车旁,轻声道:“主君,那些人大多是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并无恶意,拦住您,只是想要些吃的东西而已。”

    田秀闻言沉默,赵国自从长平大战后已经安心发展了这么久,可国内居然还有这么多乞丐。

    赵国虽然陆续做了很多的改革措施,但是改革再多,老百姓其实拿不到多少实惠,该交多少税还是交多少。

    总之来说,赵国的各项改革都是对朝廷和军队有利,但并不惠民。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去告诉那些人,问他们愿不愿意跟我混,要是愿意的话,我把这些人都交给你,你找个地方将他们妥善安置下来。

    这件事做到低调点,别惹人注意。还有在邯郸寻访一下,看有没有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统统收拢起来,我有大用。”

    田秀掀开了马车的车帘,对着一旁的毛遂吩咐:“先生,交代你一个任务,让影子组织活动起来,把全国各地的孤儿都笼络过来,这些人可以充实到影子组织的基层,孩子要比大人更可靠。”

    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很多权贵眼里一文不值,可在田秀眼中,他们将来都有大用。

    只要自己能将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都抚养成人,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成为自己的死士,如果死士的数量够多,或许他们能在将来某一天起到决定性作用。

    拉上车帘,田秀看向一旁沉思的赵媛,轻轻推了推对方的胳膊:“公主,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权贵,跟那些底层平民比起来,是不是有些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呢?”

    呵呵,你知道就好了。

    “自古以来的权贵皆是如此,并非只有我们。公主也不想想,当权贵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那点特权,要不然谁还当权贵?

    等会儿到了宫里,大王如果谈起立太子的事情,公主切记不要多嘴,我们安心听着就好。”

    赵媛是个聪明的女人,但就是因为她聪明,田秀很担心她一会儿说错话,太子刚死,田秀正处于风口浪尖,这种情况下她贸然发表有关于新太子的意见,是很危险的。

    公主支持某某公子为太子。

    你看这话传出去,会让大家怎么想?恐怕不少有些人会觉得,太子死了,最高兴的就是他田秀,你看他蹦的多欢。

    “夫君,放心吧!我没那么傻!”赵媛轻轻靠在田秀肩膀上,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如今她对这些政事,其实并不怎么关心。

    “这就好,等会儿我们只吃饭,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要管。最好是能当透明人,让大家都注意不到我们。”

    田秀说话的时候,马车已经到了目的地。

    “好了公主,我们下车。”

    田秀扶着赵媛下了马车,在宫门前已经停了很多辆马车,貌似其他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今天这顿宴,看来大家都嗅到了其中的意味,没有人肯缺席。

    到了宫门口,田秀发现赵王已经将那些白幡都撤去了,这是个很强烈的政治信号。

    赵王在太子刚刚出殡的情况下就撤掉了宫中悬挂的白幡,这说明他已经走出了太子之死的阴霾,同时也不希望大家在过多的关注此事,总之现在的王宫,跟以往比起来看不出有什么差别。

    “大王倒是挺看得开的,这一点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

    赵媛冷笑一声,脸上带着那么点嘲讽。

    “公主慎言!”田秀虽然在呵斥,但脸上并没有露出小心谨慎的意思,显然他也是认同赵媛这番话的。

    来到王宫门前,田秀准备解下佩剑,护卫立即摆手,示意他可以佩剑进去,这可算是给足了田秀面子。

    门口的护卫有一个托盘,上面已经放满了各种佩剑,田秀估计是唯一一个能带剑进宫的,这让身旁的赵媛很得意,那种小女人的心思一出,整个人看起来都有点飘飘然。

    “咳,公主其实不必这样,我们走吧。”

    刚说了要低调,这么快就张扬起来了?

    来到王宫中,宾客们到的已经差不多了,在场的都是赵氏宗亲,看到田秀他们进来,许多人都热情的上来打招呼。

    平原君本来也想过来打个招呼的,但一看到田秀居然佩着剑进来,在看自己腰间是空的,这让他顿时感觉酸溜溜的,也没了上去打招呼的心思。

    田秀夫妇坐下以后,赵王没过一会儿也到了。

    但来的只有他一个,没见韩乐,按理说这种场景她不应该缺席的。

    王后去干嘛了呢?

    不少人都在琢磨着,赵王是不是又想用这种举动来释放什么政治信号?

    是不是大王已经准备废后了?

    “今天是家宴,大家不必如拘拘谨。”

    赵王说着,菜已经被端了上来,冷菜热菜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

    鸡鸭鱼肉也就罢了,居然还有鹿茸熊掌,以及一些不属于赵国出产的果蔬,甚至还有荔枝。想将这种只有楚国南部出产的水果运到北方还要保证新鲜,在这时代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田秀突然想到了那么一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贵族们穷奢极欲,而老百姓居然食不果腹,一想到今天晚上遇到的那些乞丐,田秀突然感觉这顿饭有那么点倒胃口。

    “怎么了?大司马,是不是这饭菜不合乎你的胃口?”

    赵王看着田秀怪异的神色,面色不虞的问道。

    “没有没有!只是微臣有好多没见过的水果,故而稍稍有些失态。”

    田秀发现政客们都得会演戏,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

    像他刚才圣母心发作,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该有的。

    在很多场合,你的一点小动作都会被人无限放大,无限解读。

    刚才他那么一点不经意的小动作,就已经引起了赵王的不满。

    “那就好,各位贤卿,都吃,今天是家宴,大家都不必拘谨!”

    一屋子都是赵氏宗亲,的确是家宴。

    但即便如此,也没人真的敢放开了去吃,开玩笑,这可是在宫里,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史官记录,在这种场合失态,会贻笑万年的!

    “来来来,各位贤卿尝尝这道蒸熊掌,这熊掌都是从猎场现取的,然后由庖厨用各种佐料,足足焖了六个时辰,然后又上锅去蒸,要足足蒸上一天,才能保证软烂。”

    见大家都有些拘谨,赵王化身成了解说员,在线为大家解说每一道美食。

    光是听他的解说,就已经让人饿了,更不用说面前还有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顿饭可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的。

    平日里面赵王也不会去像这样吃饭,毕竟,就算他是王,也不可能天天顿顿都吃蒸熊掌。

    “这是菰米饭,大司马,你尝尝味道如何?”

    赵王指着田秀碗里的一碗主食说道。

    菰米饭顾名思义,也就是用菰米做成的饭食,《周礼》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六谷,指稻、黍、稷、粱、麦、菰(音gu孤)。

    菰,是一种长在池塘水边的植物,原产于楚国,其种子叫菰米,又称雕胡。古书上说,雕胡饭糯脆可口,尤其受到贵族的青睐。

    在没有礼崩乐坏的时候 ,菰米作为专属于天子的贡品,只有天子才能够享用。

    雕胡饭虽在周代,亦是产量不高的粮食品种,一般要与其他谷物搭配食用。

    赵王能给在场的众人,每人都准备一碗菰米饭,这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这顿饭的含金量可不小,赵王安排这么一顿豪华大餐,必定是有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众人用餐的时候都各怀心事,这时赵王放下筷子,用旁边的手绢擦了擦手,随口道:“各位贤卿,你们都是寡人的叔伯子侄,既然都是自己人,那寡人就不绕弯子了。

    太子去了,储位空虚,寡人打算从诸公子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不知各位贤卿,可有推荐?”

    这一句看似无心的话,让所有人在瞬间放下筷子,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赵王。

    终于是要切入正题了。

    “大王,立新太子之事,事关重大,臣等不敢妄议,不知您心中可有人选?”

    平原君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赵王的心意。

    赵王笑了笑,摇头道:“孤正是因为不知该立谁为好,所以才来问问各位贤卿啊!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大王,臣以为诸公子中,唯有公子偃较为年长,立他似乎最好。”

    平原君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一个人选,赵偃,他今年11岁,除了太子斌,属他最年长,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新太子就该是他。

    “公子偃?”赵王沉吟片刻,摇头道:“他恐怕不行吧!这孩子的生母只是一个美人,位分是不是太低了?”

    “既然如此,大王何不立公子元?”

    平原君又说出了一个人选,公子元。

    公子元的老妈是楚国公族,出身高贵,而且除了赵偃,最年长的就是他了。

    赵王皱了皱眉头,好像对公子元也不是很满意。“公子元性格有点懦弱,寡人不是太喜欢他。王叔还有什么新的人选吗?”

    赵王一共就只有五个儿子,太子斌,公子偃,公子元,公子佾,还有就是公子诞。

    太子已经死了,公子偃和公子元又被赵王否决,这新太子的人选,就是在公子佾和公子诞之间产生了。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公子诞胜面更大,她母亲更得宠,而且娘家还是秦国,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但是出了太子斌的事情,公子诞多少受到了牵连,他想当新太子恐怕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赵王属下的新太子大概率是公子佾了。

    田秀对赵王的几个儿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公子佾,也就是后来的春平君。

    田秀记得,这家伙后来和赵娼后通奸,害死了李牧。

    这种牛马也配做新太子?

    引用康熙老爷子的一句话,太子必须是有德之人。

    要是没有德,太子还他喵的不如我来当呢!

    咳咳,言归正传。

    田秀无论如何是不会允许公子佾上位的,这家伙的母亲是邯郸大族,而田秀是外来户,要是这小子当了太子,以后田秀还有好日子过?

    等这小子登了基,田秀怕是马上就会被赶出赵国!

    田大司马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