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一百八十二 玄武门

百里情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仙道劫缘录最新章节!

    今夜无风无月,星河天悬,长安城内一片寂静,寻常百姓早已歇下多时,但不知为何,在这宁谧的寂静中,总有一股不寻常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长安。

    长安北方之城门名曰玄武门,当年太宗皇帝就是在此门外将其兄弟残杀,而后登上宝座的,如今,夜间时分行至此处,鼻尖似还可闻到隐隐的血腥之气,若有阳气较弱之人经过玄武门,据说还能看见当年太宗弑兄的残影。

    不管历史和传说是如何,玄武门都是一个特殊之存在,似乎大唐每一次政权演变都有它之身影,而这一次,玄武门又将是一个孤独的见证者。

    此刻,剑上卿正策马停在宣武门外,在他身后,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百余军士,这些军士身着重型鱼鳞甲,手持长剑,一个个面『色』冰冷,身材硕壮,且每一名军士身上都散发着凛凛的杀气,汇聚在一起,恍如地狱修罗。

    “华将军,在下乃太子麾下神策将军剑上卿,今夜太子殿下有急事相召,还请华将军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城。”剑上卿坐在马背上,拱手向着城楼方向道。

    片刻,城楼之上出现了一名将军,这名将军约莫四十来岁,身着铁甲,手持钢枪,满脸的络腮胡将其刚毅的面容衬托得有些粗犷,但从其双目中偶尔闪过的夺目的光华来看,便可看出其并不像其容貌显示的那样毫无心机。

    此将正是今夜值守城门的华仕程,说起来,他也算是两朝元老了,武则天在位时期便担任骁骑将军,睿宗即位,也没有将他贬下。

    华仕程望着城楼之下的剑上卿和其身后的百余虎贲,面『色』微微凝重,他亦是武修,一身修为不弱,自然可以看出在剑上卿身后的浓浓夜『色』中隐藏着一片冲天的杀气,根据他多年为将之经验判断,能聚集起如此杀气,至少要有四五万久经沙场的军士才行,一时间,华仕程慢慢变得凝重起来。

    剑上卿见其不语,手一挥,一道明黄『色』的谕令便向城楼上飞去,华仕程接过一看,发现真的是太子亲手写的谕令,当下便有些犹豫起来了,年余前的长安血月之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攻破长安,清洗朝臣,『逼』死韦后,他当时奉令守住皇宫,但最终还是被李隆基攻破,太平公主本欲杀他,但却被李隆基阻止,如今李隆基有事相求,按理说他应该打开城门,还了这个人情,但不知为何,他心中就是有一股隐隐的不安挥之不去。[]仙道劫缘录82

    华仕程望了望今晚的夜『色』,和弥漫在夜空之中的那股凝重的气氛,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沉思半晌后,似终于下定决心般,缓缓地道:

    “剑将军深夜入城,本是有违禁令,但既然是太子殿下的吩咐,那自然可以另当别论,开城可以,不过,只能剑将军一人入城,至于将军手下的军士,还是在城外驻扎一夜,待末将明日请示了圣上再做决定吧。”

    剑上卿坐在马上,眉头微皱,听出了这乃是其推脱之词,当下面『色』微沉,缓缓地道:“这么说,华将军是不打算开城门了?”

    华仕程面『色』不变,平静地道:“职责所在,还请剑将军见谅。”

    “哼!”剑上卿冷哼一声,道:“忘恩负义之徒!”

    语毕,剑上卿忽然一个纵跃,从马背上凭空掠起十余丈,腰间无痴冷然出鞘,一道璀璨的棕『色』剑光赫然发出,如同开天辟地一般向华仕程斩去!

    华仕程修为不弱,真气以相当于剑气境界的顶峰,但面对那道璀璨的剑光,华仕程却并不抵抗,只是轻叹一声道:“唉…若难两全,那便以死还恩吧…”

    噗!一声轻微的响声,璀璨的剑光划过华仕程的脖颈,一颗大好头颅冲天而起,鲜/血四溅,旋转翻飞。

    剑上卿稳稳地落在城楼之上,望着半空中旋飞的头颅和那张粗犷却宁静的面孔,微微一叹。

    周围守城的将士见将军被杀,瞬间一片『骚』『乱』,剑上卿大喝一声:“打开城门,违令者斩!”

    众军士望望我,我望望你,最终还是默默地扔下手中兵器,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百余神策次贯而入,一进城便接管了玄武门的城防,剑上卿静静地站在城楼之上,遥望着远处的夜『色』,似在等待着什么。

    不一会儿,一队浩大的军士冲出夜幕,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城门方向奔来,这些军士大约有八千人,个个披坚执锐,步伐沉重,杀气惊天!

    城楼上的军士望着城下的那些虎狼之师,个个面『色』发白,口中干涩,他们虽然也是军士,但若与下面的那些军士对阵的话,估计一个回合便会被他们杀得片甲不留,那些军士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杀气,绝不仅仅是久经沙场一词可以形容得了的,但众人心中皆有一个疑『惑』,虽然边境之上夷狄四窥,但本朝却久久未经战火,这些军士身上的杀气是从何而来?

    没有人理会众人心中的疑『惑』。[]仙道劫缘录82

    待八千神策悉数入城,剑上卿对着身后一员裨将吩咐道:“你带两千神策,分守长安城诸门,没有命令,谁也不能出城,违者,斩!”

    那名裨将单膝跪地,抱拳道:“是!”

    之后,剑上卿便亲自率领着余下的六千神策笨入夜『色』下的长安城内。

    六千神策一进入长安便自动分为百余小队,每一对似都接到了指令,奔向不同地方,六千神策分成小队后瞬间变得单薄起来,如果整个长安是一片大海的话,每一队神策最多算是一滴小水珠,但就是这些小水珠,今夜注定要将整片大海搅得天翻地覆!

    本朝之礼部尚书,乃是韦后在位时期的京尹赵通明,因其擅长溜须拍马,且为人世故圆滑,是以取得太平公主欢心,谋得礼部尚书一职。

    此刻虽是深夜,但尚书府却是一片笙箫,明亮的灯火将整个尚书府照成白昼,在最深处,恍惚有笙歌曼舞传出,在一间精致奢华的大殿内,赵通明正在与一干同僚饮酒作乐,欣赏歌舞。

    忽然,五十余披坚执锐的甲士破门而入,这些人手持利剑,身披黑甲,背后一袭猩红『色』的披风隐隐散发着血气。

    赵通明正想喝问,但眼前却忽然泛起了一片血红,随后,便不知所觉。

    为首的那名军士缓缓收回利剑,沉喝道:“我等奉太子之名,诛杀『奸』臣赵通明,赵通明已死,其余同党休要『乱』动,等待发落,若有违者,斩!”

    此刻殿中有十余名大小官员,这些官员望着一个个如杀神一般的军士,个个面『色』发白,一听是太子殿下示意,当下更是心神俱颤,隐隐猜到今夜发生了什么,于是一个个都默不作声,静静地呆在原地。

    毕竟,能在如今的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聪明人。

    五十余军士留下十人看守这些官员,而后如风般离去,大殿之外直到尚书府门口处,四处都散落着残缺的尸首和断肢,鲜/血蔓延,染红草木。

    这些尸体大多是尚书府护院和家丁的,看得出,神策找到赵通明的这一路亦是血红『色』的。

    如赵通明这样发生血灾的府邸不在少数,今夜,长安城内一片腥风血雨。